在品饮普洱茶时,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老茶客用“水路”来评价一款茶。那么,“水路”到底是什么呢?
普洱茶的水路是指茶汤流过口腔和喉咙时的动态感官感受。简单来说,水路就是茶汤路过的意思。在品饮普洱茶时,茶汤的滑过喉咙的感觉因人而异,这就是水路。
何为
“水路”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官方定义,它是民间茶友在长期的品饮经验下总结出的一种说法。简单来说,水路就是茶汤流过口腔和喉咙时的动态感官感受。
“水路”有哪些表现?
茶人在描述水路时,一般会用到细、细致、粗、较粗等说法。这些形容的都是饮茶过程中茶汤流过喉咙的感觉。
具体形容来说,比如:“水路细腻”、“水路粗”、“水路绵长”、“水路饱满”等等。
“水路”受什么影响?
普洱茶“水路”的粗与细,除了与制作工艺息息相关之外,与茶青的嫩度和茶种也有关。
如果一款普洱茶的“水路”较细,那么可以反映出茶叶的嫩度很好,内质丰富;茶树的年龄也比较老,水浸出物的平衡度比较好;制作工艺精湛,到位,喝起来顺畅不刮喉。
如果“水路”较粗,说明原料内质寡薄,木质纤维含量高,其水浸出物含量也同样寡薄,表现在口感上则是一种干、糙、燥、刺的感觉,滋味持久度差,韵味寡淡。
容易和“水路”混淆的概念
1. 普洱茶的厚、薄对水路有影响,但这些口感的表述是属于普洱茶品饮汤感方面的范畴,一般不用于表述水路的感觉。
2. 普洱茶的回甘跟水路没有直接关系,是属于回味方面的范畴,一般也不用于表述水路的感觉。
3. 有的人会把“水很杂”和水路混淆。通常令人感到“杂”的茶是因为气味,而气味杂的茶则通常水路会显得比较粗,所以大家习惯说“粗杂”,其实,若是再细分的话,“粗”归于水路,而“杂”则应归于嗅觉。
4. 还有人会用“饱足浑厚”形容水路,而“饱足浑厚”一般指的是汤感厚度。
总结
总的来说,水路是茶汤给口腔喉咙带来的纯触觉感受的评判。不同的衣服布料,给人带来的感觉明显不同;不同品质的普洱茶,对应的水路表现也千差万别。
因此,对于“水路”的体验感,初入门的茶友一时是比较难把握的。要了解“水路”的差别,还需要我们在反复的品饮中用心感受,多多总结。